作为一种抗病毒的处方药,奥司他韦的药量向来严格限制。但祝鹏程清楚记得,初五那天晚上,互联网医院的医生一口气给一位退伍军人开了4个人的药量(虽然奥司他韦主要治疗流感,但是在新冠肺炎流行早期,医院都在尝试各种治疗方式,包括奥司他韦)。身为1药网的首席产品官,祝鹏程行事向来谨慎。他找来旗下互联网医院院长,一问才知事情原委。抗疫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仓储物流,招招致命。
京东大药房已经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医疗零售渠道,2019年,京东健康零售占全国医药零售15%的市场份额。但金恩林坦言,有一些药品也找不到,比如盐酸氯喹这种抗疟疾药物,在过去一年里,全国销量也就100来万。但这次整个市场的需求量仅一个月内,可能就超过了过去数年的总销量。他认为,医药电商如果更早把货铺进来,发给消费者也好,供给医院也好,或多或少对疫情起到更大的作用。
那位退伍军人是武汉的一位求助者。年前,他的父母回湖北荆州的老家过年。没想到一场疫情,竟成了永别。母亲初三去世,父亲正在抢救,姐姐和妹妹相继感染。受疫情管控的影响,家人拿着医院的处方在荆州根本买不到药,于是尝试线上购药。
笼罩在疫情之下的医药电商,凭借“零接触”的天然优势,反而成为用户“抢货”的重要途径。易观千帆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期间,互联网医疗在线问诊领域独立APP的日活最高峰达到了671.2万人,最大涨幅接近160万人,涨幅达31.28%。对比疫情发生发生之前(1月上旬),截至3月9日,京东大药房新用户数增幅超过150%。
两个多月来,随着武汉新冠疫情从湖北迅速蔓延到全国、甚至海外,1药网的云药房团队几乎每天都会接到药企的电话,无一例外,都催着上线药品。“帮帮忙,把我们的药赶快备到你的仓库去。”这种被催促的感觉,在过往几年少见。
抗感冒类、抗病毒类药物线上销量猛增,维生素经常断货。断货——抢货——补货,这样的状态持续了两个星期。疫情爆发太过突然,没来得及给医药电商一个反应的时间,面对供应链不够充分的困境,备受压力的金恩林必须得带着部门不断寻货、抢货。“这个过程是挺艰难的。”正如开头所言,药企向来是卖方市场,并不愁药卖不出去。
祝鹏程记得,1月19日,集团刚定了一个冲锋令,希望1月份的销售量能跟12月份历史的峰值持平。因为根据以往规律,春节期间线上销量会显著下降。但没想到当天部署完,第二天早晨,湖北传来新增100多个病例的消息,并且肯定有人传人倾向。本身就处于紧张的战斗状态的1药网冲锋团队,无缝对接就投入抗疫中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