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从1980年就开始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如今已经成为世界上垃圾分类回收做得最好的国家。目前,日本每年人均垃圾生产量只有410公斤,为世界最低。
更重要的是,垃圾分类投放已经成为日本民众的一种自觉行为,即使没人监督也会严格执行。
而这一结果与日本政府的环保管制和宣传得力是分不开的。
对于日本的垃圾分类,曾经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的檀有志博士深有感触。用他的话来说,那就是“规矩多如牛毛,对居民近乎苛刻”。
日本的垃圾分类非常细,除了一般的生活垃圾分为可燃和不可燃垃圾外,资源性垃圾还具体分为干净的塑料、纸张、旧报纸杂志、旧衣服、塑料饮料瓶、听装饮料瓶、玻璃饮料瓶等等。除此之外,更换电视、冰箱和洗衣机还必须和专门的电器店或者收购商联系,并要支付一定的处理费用。大件的垃圾一年只能扔4件,超过的话,要付钱。
看起来如此麻烦的事情,日本人却乐此不疲。喝完一瓶可乐后,他们会洗净饮料瓶,揭下外面的塑料包装,把它扔到可回收的塑料垃圾袋中。瓶盖属于不可燃垃圾,而瓶子本身则要放入专门的塑料瓶回收箱。
在檀有志博士入住的日中友好会馆里,专门有一间堆放垃圾的房间,排列着7个不同颜色的垃圾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