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制假链条到回收内幕再到监管缺失,经过连续3天对茅台酒瓶被高价倒卖给造假者这一现象的报道,引来全国网友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与讨论。会上,部分政协委员提到“空酒瓶”背后隐藏的制假现象,重庆市政协常委、大渡口区工商联主席卢志红认为,这个现象背后暴露出的是道德缺失、食品安全等问题。昨日,工商联所在的政协大会第13小组在东方花苑酒店进行小组讨论。委员们对食品安全如何监管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食品安全
多环节管理缺失
卢志红谈到,与空酒瓶涉及到的制假链条类似,食品链条中,也有很多缺失,比如对食品各项指标检测,生产过程中的进度管理,原材料的渠道把关,像这些环节,在前几年很多都是被忽略的部分,虽然近年来在不断重视,可是仍有很多不到位和不完善的地方。另外,即使目前大部分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可是仍有小部分道德观念不强,唯利是图,视广大民众生命、身体健康于不顾,一味追求自己的经济利益。“虽然这已经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但是反映的食品安全问题是不容忽视的。”重庆市政协常委、大渡口区工商联主席卢志红也畅谈自己的观点,他认为,频频发生的类似的食品问题,引起社会各界关注,现在各级政府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对这个问题都很关心,在监管方面也不断有所创新,但也折射了长期以来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制度缺失,引发了目前这个局面。
名酒酒瓶回收
只是食品安全冰山一角
“空旧名酒瓶的回收背后其实是食品安全的问题。”重庆市政协委员林良快在小组讨论上说,名酒瓶回收无非是制假造假,制假者他可能用名瓶装假酒,也有可能用名瓶装次酒,而这些劣质品最终的受害者仍然是消费者。
列席本次会议的重庆周君记火锅食品公司董事长周英明也发表了看法,他说真瓶装假酒已是多年来高档酒中长期存在的问题,作为消费者,似乎买真酒都不那么容易,那么其他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又怎么能让人放心?
加强道德培训
让厨房透明化
“现在正是规范完善监督机制的过程。”卢志红说,有很多小的加工企业,不知道什么是行业标准,业务技能培训就显得很有必要。再次,从法律层面来说,虽然我国有食品安全法,但是这是一个宏观的法律,在操作层面还要细化,还需要各个职能部门在工作中及时将遇到的问题反馈。谈到食品安全的监管,林良快首先建议,在监管方面,执法部门不要出什么问题再查什么,而应该“走”到前面,不定期对食品进行抽查、暗访,从源头上严把安全关,让问题无处遁形。同时还要加大执法力度,对食品生产经营违法、违规者,一经查出,要严厉打击,予以严惩。再次,要对经营者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一旦发现问题,绝不姑息。他认为,对于空旧名酒瓶的回收来说,在高档酒楼和餐馆这个环节就应该杜绝,及时将酒瓶毁坏。他说,自己平时在和朋友吃饭时,如果有喝酒的情况,都会主动把酒瓶瓶口毁坏掉,造成酒瓶变形,让回收者无机可乘。林良快强调,在有效监督缺失的情况下,消费者更应该要建立这方面的自我保护意识。
周英明补充到,要保障食品安全,首先应该从餐饮食品业的自律做起,比如企业要管好生产链,从田间到厨房到餐桌,每一环节都要严格把控,有条件的餐饮企业甚至可以自建蔬菜基地,从源头上确保原材料的安全,而且一定要在台账上清楚写明进货、出货源,而相关部门最好能对此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其次,还建议建立餐饮行业的厨房透明化制度,让客人可以随时参观、监督。最后,则应该加大违规企业的违法成本,像西方一些国家那样,一旦在食品制造环节中造假、滥添加,就面临天价罚款并且永久取消餐饮食品行业的从业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