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油醋在生产过程中,是否可能因企业使用的塑料容器或塑料管中的“塑化剂”被溶解进入酱油醋中,从而导致“塑化剂超标”?
北京食品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院长韩北忠教授说,可以肯定地讲,只要是正规企业按照正常工艺流程走,从塑料容器或者塑料管中溶解出来的“塑化剂”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因为“塑化剂”在酱油醋中的溶出率极低。“由于生产环境因素复杂,如果说一点也没有,有点夸张,但绝对不会造成产品不合格,更不会危害消费者健康。”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职业病与中毒医学科主任医师郝凤桐说,关于邻苯二甲酸酯实验研究的生物毒性,现代医学给出了肯定答案。然而,“塑化剂”是否会对人体产生伤害,主要取决于量的多少。
郝凤桐介绍,学者通过饮水途径给小鼠摄入浓度分别为250毫克/升、500毫克/升、1000毫克/升、2000毫克/升的邻苯二甲酸酯历时60天,雌、雄小鼠肝脏、肾脏、心脏、肺脏的脏器系数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异常。尽管邻苯二甲酸酯在环境中分布广泛,但是人们的实际接触远低于实验动物的接触剂量。
买酱油醋时,是不是玻璃瓶装的比塑料瓶装的更安全?韩北忠说,不是所有的塑料瓶中都含有“塑化剂”,即使有些塑料瓶中可能含有“塑化剂”,但由于“塑化剂”在酱油醋溶出率极低,只要用合格塑料瓶来装酱油醋,不会造成酱油醋溶解塑料瓶中的“塑化剂”,从而导致“塑化剂超标”的问题。
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秘书长董金狮表示,现在的多数食用油、酱油、醋产品都是使用标有PET标识的塑料包装,这符合规定。而PVC(聚氯乙烯)材质的包装中,才含“塑化剂”成分。